找到相关内容8337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灵隐小志

    报父母恩慈,几心愿代众生受苦,几心发念菩萨道业。上已检心,次复检,如上时刻, 自旦以来,已得演说几句深议,已得披读几许经典,已得理诵几件文字,已得几回叹佛功德,已得几回称菩萨行。次复检身,已得几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584354.html
  • 论禅与诗

    ;诗说:  篇成不敢出,畏子诗眼大:唯当事深禅,诸方参作  么。  葛大民《寄杨诚斋》诗说:  参禅学诗无两法,死蛇解弄活鲅鲅……赵州掸在  头边,渊明诗写心中妙。  以上,都是从道理上讲诗、禅相通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784356.html
  • 年龙父母《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(三)

    还有嘴上来讲像绮语、恶、妄语、两舌,意上面的贪心、害心、邪见等等,这些全部都是恶业。这些恶业相对应的果就是三恶道,与之相反,就是善业相对应的果——三善道。这都是应该知道的。 ...

    年龙上师

    佛子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0285684704.html
  • 参礼祖庭记

    以见当时之伟观。   一兴云寺,在库前。 一崇云寺,在杨梅田头山。   一资圣寺,在石宝坪。一灵山寺,在双石岭尾,即虎榜山水。   一当林寺,在曹冈。一原峰寺,在谭田头,即高陂角。   一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441184750.html
  • 从佛教青年服务团到湖南佛教徒抗敌后援会

    唐三等用茶点欢送我们。12号救难协会训练班毕业,13号早晨就领着团员出发。他们都排着队在山门欢送,劈劈拍拍的爆竹声,打响了每个僧青年的心弦。   到了衡山,住在清凉寺。我们的工作为街头宣传,推销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441184751.html
  •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

    ;再则说:“夫佛本夷狄之人,不言先王之法言,身不服先王之法服,不知君臣之义,父子之情,……“韩愈用以辟佛的,仍然是纲常伦理以及夷夏之辨。当然,历史...

    郭朋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500784780.html
  • 盛唐至北宋流行的净土教行仪

    》本传载其在汶水玄中寺多年弘宣净土教,影响所及,以致“道俗子女,赴者弥山”,“人各掐珠,同佛号,每时散席,响弥林谷”,而其本人在平时更是“口诵佛名,日以七万为限”。[14][P593c-594a]但...大指面相合。次端身正坐,合闭眼,似开不开,似合不合,即以心眼先从佛顶上蠃髻观之,头皮作金色……[5][P22c]   然后要求依次从佛的头顶至足下观佛之种种相好,上文已经详引,此处不赘。由此可知,...

    张先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2685038.html
  •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

    到什么地方呢?造什么业才会去到地狱呢?即是造十恶业:(1)身行重的杀盗邪淫恶业,(2)口行重的妄语恶两舌恶业,(3)意行重的贪瞋痴恶业,(4)意念起于无后世的断见,(5)意念起于灵魂不灭的常见,(6...  答言:长者!寿暖及与识,舍身时俱舍,彼身弃冢间,无心如木石。   复问:尊者。若死,若入灭尽正受,有差别不?   答:舍于寿暖,诸根悉坏,身命分离,是名为死。灭尽定者,,意行灭,不舍寿命,不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585057.html
  • 吉祥喜金刚坛城解析

    解脱、净色解脱、空无边处解脱、识无边处解脱、无所处有解脱、非想非非想处解脱、灭受想解脱。   五骷髅冠 代表去除「五毒」: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之能力。   三目 代表具「身」结印、「」诵咒、「意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585109.html
  • 跨越打扫过的希望门槛 洒下迎宾花絮——教宗谤法答辩录

    、意的转化,甚至一切的存在现象都因智慧而转变成智慧的身、语、意、功德(译者注)与事业。既然自我主体视一切存在皆为智慧本尊,一切无限量的相对客体自然便被视为佛陀的纯净之相。金刚乘行者不会试图从世间出离...之一必须删除。无论如何,教宗的负面意见是基于对佛教的缺乏认识所造成的,为免事先做任何评断,如同教宗自己所用字眼之论述,我请求他思考一下会议中的用语;同时,就如一个古老的说法,人若无上善之的支撑就批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785111.html